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曰本丰满熟妇xxxx性-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網站無障礙 適老版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雙碳戰略 > 熱點新聞

綠潮澎湃 新能源產業的“萬億展望”

來源: 蘇州日報 發布時間: 2025-08-27 14:13:55 瀏覽量: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推動主體能源從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園林之城蘇州,綠潮涌動。從一件快遞的“低碳智慧”到一個魚塘的“自我供電”,再到新能源產業的“萬億展望”,蘇州正將可持續發展的宏大敘事,編織進日常生活場景以及產業轉型發展的肌理之中。從行業領域的創新,到產業集群的變革,蘇州以科技發展為筆,以生態保護為墨,所擘畫的綠色發展新圖景,正在姑蘇大地全域鋪展。

智慧且低碳

“快件已到達轉運中心,場地已覆蓋光伏供電,打造低碳智慧物流,共赴零碳未來!”最近查看快遞物流信息,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信息中多了這樣一行字,讓人對智慧物流有了新的認識,更感覺到自己與低碳的關系變得更近了。

實際上,低碳物流、智慧物流,在蘇州的物流產業已成共識。走進位于姑蘇區金閶新城的蘇州郵政長三角電商產業園,只見1號車間屋頂上,上萬平方米的空間內,整齊排列著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為產業園供電。“光照條件好,全負荷運轉的時候,完全可以滿足產業園的用電需求,降低了成本,還實現了低碳發展。”蘇州郵政長三角電商產業園相關負責人韓志剛介紹。


蘇州郵政長三角電商產業園光伏電站于去年夏天順利并網發電,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運行模式,共安裝1802塊高效單晶硅組件,裝機容量1.19WMp,通過3個0.4kV低壓并網點就近接入至蘇州郵政現有配電系統,實現電能就地消納。該光伏電站在運營期間累計可提供“綠電”30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1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

蘇州的熱鬧集市,同樣有智能和低碳。在姑蘇區虎丘街道“虎丘花事”綜合休閑集市上的戶外光伏空調花廊美觀且實用,除了遮陽,還兼具發電功能,年發電量可達40萬度。這個戶外光伏空調花廊搭載了智慧儲能系統,可將太陽能轉化為“綠電”,在高溫天里有效降低空間溫度,保障舒適的逛游環境。

再將視線轉向鄉村,在太倉市東林村,在生態循環農業獲得提升后,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村里的一期分布式光伏項目,可為村中的生態飼料廠、生態肥料廠等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項目投運后,全村光伏發電量達540萬千瓦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00噸。去年6月,農業農村部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承擔的全球環境基金——中國零碳村鎮促進項目,授予東林村“零碳村鎮示范村”稱號。

從產業園的屋頂,到集市的遮陽棚,再到鄉村的綠色低碳轉型,蘇州注重系統規劃與集成,以數字化為支撐,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聯動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構建共建共享共贏多方合作機制,促進低碳創新模式更加多元,覆蓋領域越來越廣泛。

向新又向綠

向新向綠,屋頂、魚塘,皆出彩。

走進吳江區雙珠路一家新材料企業,只見廠房25000平方米的屋頂上鋪滿了光伏組件。這是大唐蘇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之一。“由合作企業提供優質屋頂,我們負責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發出的綠色電能優先供給企業使用,電價比市場價要低約20%。在企業用電高峰的時候,光伏發電能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的40%,既為企業降低了成本,還減少了碳排放,實現了我們與企業的合作共贏。”大唐蘇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吳江屋頂光伏電站站長張延峰介紹。

深耕蘇州多年,大唐蘇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將自身轉型發展融入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謀劃“風光火熱儲氫”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設。該公司吳江屋頂光伏一期項目規劃建設50MW,目前已投產容量35MW,共29個單體項目,涉及當地企業、創業園、學校以及政府行政辦公樓等多種場景。同時,該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可有效緩解區域電網壓力,助力地方節能減排和鄉村振興。項目落地以來,僅今年1月至7月發電量就達到2363.17萬kWh、實現減排CO2約2339.54萬kg、節約標煤約708.95萬kg。


光伏項目還進入鄉村魚塘。在前期宜興相關漁光互補光伏項目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大唐蘇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發電模式,還將進入蘇州的鄉村。該公司吳江區梅灣蕩水面光伏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計劃投產容量22.5MW。“利用魚塘上方的空間光伏發電,下方仍可正常養殖,讓一個魚塘有了兩份收入。”張延峰表示。

廠房“發電站”,魚塘“發電站”,葡萄藤“發電站”……蘇州“屋頂經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而蘇州的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志向高遠。在去年召開的蘇州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蘇州同時發布《蘇州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蘇州市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以及《蘇州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成為繼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先進材料后,第四個萬億產業集群;同時,全市光伏相關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到2030年基本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伏產業發展新高地;在新型儲能產業領域,到2026年全市新型儲能相關產業營收規模力爭超過1200億元,培育或引進10家產值30億元以上新型儲能企業。

產業的合力

在蘇州,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勢能持續集聚,今年以來該產業領域盛事不斷。以自主創新的全固態電芯工藝為支點,江蘇黑思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態電池產品量產項目落地,推動昆山全固態電池應用儲能領域提檔升級;11分45秒,新能源車電池電量從“0%”快充到“100%”,蘇州的未來能源聯合實驗室以低壓直流快充技術實現突破;領益智造新能源汽車及AI產業集群項目落地,將構建起覆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多領域的精密制造網絡,而同時成立的蘇州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與芯片)產業創新聯盟,還將積極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的全鏈條生態體系……新能源產業的持續躍升,背后是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關鍵支撐。

產業鏈的緊密協同,讓蘇州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凸顯。新能源汽車領域,從材料供應、零部件制造到整機集成,蘇州以及周邊地區已形成了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為飛行汽車等創新產品的快速產業轉化提供了巨大空間。在吳江區,海鷗集團將打造集總部大廈、研發中心、實驗測試中心、飛行培訓體驗中心、生產基地于一體的“海鷗—太湖新城飛行汽車產業基地”,預計年產飛行器3000臺,年銷售額可達8億元。

前端產業的激情碰撞,正展現強大的創新活力和凝聚力。在AI產業領域,“算力”和“電力”攜手,由光伏電站給服務器供電,多余電存進儲能站,這種模式正拓展到多個領域。同時,源源不斷的科研活水,讓大學實驗室和企業車間連線,進一步加速了成果轉化。

在蘇州,從光伏、儲能到氫能,從智能制造到智慧電網,多條技術路線并進,匯聚成了強大的綠色創新浪潮。隨著更多優質項目和創新資源的集聚,蘇州不僅將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還將為我國乃至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與低碳轉型提供“蘇州樣本”。

這座開放包容、活力向上的城市,正在新能源新發展道路上全速前進,向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和應用示范區”的目標穩步邁進。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蘇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網站支持IPV6
網站標識碼:3205000029    蘇ICP備10219514    蘇公網安備 32050802010607號

黨政機關 黨政機關 黨政機關 黨政機關